ok
文 | 南方日报評論员 盼望著,盼望著,十五運的腳步更近了。 10月9日,國慶中秋假期過後的首個工作日,也是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進入倒計時一個月的關鍵節點,有兩件新鮮事刷屏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一是由歌手、演員王一博以及粵港澳三地青年歌手共同演繹的會歌《氣勢如虹》及MV驚豔亮相,“沖沖沖”的激昂旋律,串聯起運動場上的拼搏身影和粵港澳三地的經典場景,將體育激情與地域聯結融爲一體;二是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源火”成功從南海北部海域深1522米的海馬冷泉區采集,實現了“深海逐夢、燃冰成炬”的壯舉,創下了全球體育運動史的新紀錄。 自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開啓“倒計時”模式以來,不管是儀式看點還是賽事安排,無論是比賽本身還是區域發展,全社會始終保持熱切關注。這場曆史性的體育盛會,究竟爲何而“燃”? “燃”的是體育健兒的淩雲之志。全運會是運動員的舞台,此次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有來自全國3.6萬名運動員、4.5萬名賽會志願者參與賽事,設有比賽項目十五運會57大項、殘特奧會46大項,不僅參會運動員規模超過2024年巴黎奧運會,成爲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一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而且跳水、乒乓球等項目的競技水平堪稱世界頂尖,一場場“神仙打架”級的精彩比拼不容錯過。眼下進入最後沖刺階段,各省市代表團的體育健兒正以頑強拼搏精神全力備戰,其中在家門口參賽的廣東隊,如何以精湛的競技水平與昂揚的精神風貌展示東道主的風采,更讓觀衆滿懷期待。 “燃”的是全民全運的體育熱情。全运会既是全国的,也是全民的。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带动“体育热”传遍大江南北。从几乎“周周有比赛”,到上百万人参加预赛和“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再到积极探索“票根经济”新路……群众体育的如火如荼,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在此背景下,各地抢抓机遇,主动丰富赛事活动,拓展消费场景,增加优质体育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多地“体育+旅遊”“体育+文化”“体育+餐饮”等消费模式火爆出圈,正是“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理念的生动写照,有利于全运会的社会影响力和文旅辐射力进一步提升。 “燃”的是活力無限的灣區風采。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作爲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體育盛會,十五運會也是展現大灣區團結協作、奮發進取的一扇“窗口”。例如,在創新辦賽模式方面,公路自行車和田徑馬拉松兩個項目首次以跨境形式進行,直觀展現三地協同聯動成果,成爲本屆全運會的標志性看點。又如,在深化區域合作方面,從建立常態化協調溝通機制,到創新多城辦賽、跨境辦賽,再到享受“不踩刹車”的無感通關體驗,融合辦賽模式讓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更加可感,彰顯出大灣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光明前景。未來借助全運會的輻射效應,三地將在體育交流、民衆交往、融合發展等方面迎來新機遇,爲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注入新動力。 一個月後,全運聖火將在廣東奧體中心熊熊燃起。這場體育盛會之所以“看點”“燃點”交織,究其本質是其早已超越了體育競技的範疇,不僅點燃了更多人對于體育夢想的無限熱愛,而且喚起了全社會對于“國運興則體育興、國家強則體育強”的深層認同,對于建成體育強國、科技強國、文化強國的不息熱望。當深海之火點燃全運聖火,當熱愛汗水打破地域邊界,十五運會必將以體育精神爲炬,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如虹氣勢,在新時代新征程的輝煌篇章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正如會歌所唱,“迎著那澎湃的風,我立時代的潮起浪湧”。從1959年首屆全運會展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到如今粵港澳三地聯手舉辦高標准、現代化的賽事,這是運動激情的精彩展現,更是奮進中國的時代注腳。我們有理由相信,十五運會必將成爲一場載入史冊的體育盛會,一場共築未來的“熱血破風”。 来源:汕頭橄榄台、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