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8月2日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綻放” 正式亮相! 同時 殘特奧會獎牌“同心暖” 也正式發布 8月2日,在“湾区同心 全运同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上,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綻放”、火种灯“星火筑梦”、火种盆“鼎盛同心”正式亮相。 火炬——“綻放”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名爲“綻放” ,以丙烷为燃料,整体呈金色,高760mm。焰口部位最大尺寸125mm,把手部位最小直径52mm,净重1.6kg。 ![]()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名爲“綻放” 火炬上部爲會徽形狀,中部爲耐高溫高透玻璃與象征粵港澳三地的三根支柱,共同構成火種展示區。下部爲支撐粵港澳三地的三瓣底座,用于支撐火種。頂部爲環形提手。 ![]() 整體來看,底部彙聚如火種,頂部舒展似火焰,流暢的漸變線條勾勒出動態升騰之姿,三根支柱支撐起頂部三瓣禮花。點燃後,光線穿透燈體,內部精密折射結構使光源展現粒子散射效果,宛若無數運動員精神火花在此彙聚綻放,爲前行之路提供恒久的精神指引。 ![]()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燈名爲“星火築夢” ![]()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盆名爲“鼎盛同心”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務部火炬传递处处长张力文告诉记者,“我们这一次火炬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整个主体都是采用3D打印,也就是金属增材的工艺,体现我们广东制造的水准和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匠心工艺。目前初步考虑,我们传递城市中的一些跨区域传递路线,可能会涉及低空飞行器、人工智能机器人这样的一些传递方式。”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火種燈及火種盆設計者,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工業設計總監何也在接受采訪時著重強調了“綻放”火炬在極端環境下的高可靠性設計。他指出,設計團隊對火炬的防風、防水性能進行了顯著提升。何也介紹,經嚴格測試,“綻放”火炬可抵禦風速高達20米/秒(相當于八級大風)的強風侵襲,在此條件下火焰仍能保持穩定燃燒。在防水性能方面,設計團隊進行了大量模擬強降雨環境的噴淋實驗,確保火炬在雨天環境下正常運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火炬的抗跌落性能。何也表示,在设计验证阶段,设计团队进行了多次跌落实验。将火炬从2米至2.5米高度跌落数十次,确保火炬在经历多次跌落冲击后,火焰依然不会熄灭。“这项严苛的跌落测试,是我们确认火炬结构设计安全可靠、达到合格标准的硬性依据。” 何也强调。 獎牌——“同心暖” ![]() “同心”展示社會文明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象征全社會同心同德、攜手並肩,共同關心支持殘特奧會,體現運動員、教練員、志願者及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勇創佳績的精神,也契合殘健融合、共建共享的理念。 “暖”傳遞社會對殘疾人的人文關懷,彰顯友愛、互助、溫暖的氛圍,也寓意著獎牌承載的榮譽帶給運動員內心的溫暖與激勵。 ![]() 獎牌正面 獎牌正面精心镌刻的连绵海浪纹,象征着大海的广阔与包容,传递着残特奥会汇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更代表着运动员们破浪前行、永不言弃的意志与激情。 獎牌背面 獎牌背面的中华白海豚浮雕,吉祥物高擎火炬,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浮雕下方创新性地应用了盲文(第一行“残特奥会”,第二行分别为“金牌”“银牌”“铜牌”)。体现了对参赛者的用心与尊重,让视障运动员能够亲手触摸这份沉甸甸的荣耀,真切感受属于他们的荣光。 背景上的港珠澳大橋是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複興橋,體現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與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傳遞著同心攜手、融合發展的圖景。 “同心暖”獎牌不僅傳遞著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和尊重,更將見證十二月賽場上的拼搏與輝煌、殘疾人運動員巅峰時刻的加冕,激勵殘疾人運動員超越自我、勇創佳績。 以马面裙为核心载体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頒獎禮服首發 简洁不失优雅、经典中透露着时尚……8月2日晚,在“湾区同心 全运同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礼服首次发布。 這件以馬面裙爲核心載體的頒獎禮服,設計靈感來源于粵繡牡丹一枝獨秀。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頒獎禮服設計團隊主創人員代表曲晶介紹,“粵繡作爲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代表著中華文化的瑰寶和精湛技藝,傳達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而裙身選取了國花牡丹,既有傳統東方神韻,又融入現代審美,盛開的姿態象征著國家的繁榮昌盛和開放包容的大國胸懷。”而裙身上精湛的三藍繡工藝等元素,則象征著大灣區三地和諧繁榮、開放包容、生態文明的特色。 来源:汕頭橄榄台 |